16年4月号 16年3月号 16年2月号 16年1月号 更多过往期刊 中国书画 14年8月号 周期: 月刊 日期: 2014-08-01 页数: 122 人气: 标签: 危机和终结 王南屏 范曾 赵建成 简介: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代史最动荡的时代,中国书画的散佚和外流达到空前的地步,是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闻名全球的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大家,王南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王南屏的藏品反映出他个人的艺术品味和独特的鉴藏经... 图片预览 精选文章 王南屏(1924-1985)及玉斋珍藏 第7页 玉斋先生的中国书画收藏 第10页 王南屏及其宋元绘画的收藏 第12页 追忆故人王南屏先生 第16页 霜鬓忆故友 展图观辛 第18页 我的父亲王南屏 第20页 略论王原祁《辋川图》卷① 第42页 艺术的危机和终结 第44页 一笔两面:康有为手稿书写风格中的“传统”与“新变” 第48页 “隶草”、“草隶”辨 第52页 悲苦与逍遥——略论徐渭的交游与书法 第54页 飘渺孤鸿影 第56页 造化的节律:山水画论中的“四时” 第57页 回归笔墨的人物造像 第58页 赵建成人物画辑评 第61页 黄思源其人其书 第68页 搜妙创真 澄怀味象 第74页 父亲的水墨人生 第78页 相由心生——评丛建滋的人物画 第80页 唯君心地有兰竹 自然九畹多清风——谈张晖近期绘画创作 第84页 执着此生无倦意——走进周广胜的艺术世界 第90页 画院兴巴蜀 卅载展新机 第92页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的亮丽展示 第100页 宾虹思想的实践 第102页 要在入人,不为溢辞——评崔树强《习书有法》 第106页
16年4月号 16年3月号 16年2月号 16年1月号 更多过往期刊 中国书画 14年8月号 周期: 月刊 日期: 2014-08-01 页数: 122 人气: 标签: 危机和终结 王南屏 范曾 赵建成 简介: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代史最动荡的时代,中国书画的散佚和外流达到空前的地步,是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闻名全球的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大家,王南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王南屏的藏品反映出他个人的艺术品味和独特的鉴藏经... 图片预览 精选文章 王南屏(1924-1985)及玉斋珍藏 第7页 玉斋先生的中国书画收藏 第10页 王南屏及其宋元绘画的收藏 第12页 追忆故人王南屏先生 第16页 霜鬓忆故友 展图观辛 第18页 我的父亲王南屏 第20页 略论王原祁《辋川图》卷① 第42页 艺术的危机和终结 第44页 一笔两面:康有为手稿书写风格中的“传统”与“新变” 第48页 “隶草”、“草隶”辨 第52页 悲苦与逍遥——略论徐渭的交游与书法 第54页 飘渺孤鸿影 第56页 造化的节律:山水画论中的“四时” 第57页 回归笔墨的人物造像 第58页 赵建成人物画辑评 第61页 黄思源其人其书 第68页 搜妙创真 澄怀味象 第74页 父亲的水墨人生 第78页 相由心生——评丛建滋的人物画 第80页 唯君心地有兰竹 自然九畹多清风——谈张晖近期绘画创作 第84页 执着此生无倦意——走进周广胜的艺术世界 第90页 画院兴巴蜀 卅载展新机 第92页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的亮丽展示 第100页 宾虹思想的实践 第102页 要在入人,不为溢辞——评崔树强《习书有法》 第106页
中国书画 14年8月号 周期: 月刊 日期: 2014-08-01 页数: 122 人气: 标签: 危机和终结 王南屏 范曾 赵建成 简介: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代史最动荡的时代,中国书画的散佚和外流达到空前的地步,是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闻名全球的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大家,王南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王南屏的藏品反映出他个人的艺术品味和独特的鉴藏经... 图片预览 精选文章 王南屏(1924-1985)及玉斋珍藏 第7页 玉斋先生的中国书画收藏 第10页 王南屏及其宋元绘画的收藏 第12页 追忆故人王南屏先生 第16页 霜鬓忆故友 展图观辛 第18页 我的父亲王南屏 第20页 略论王原祁《辋川图》卷① 第42页 艺术的危机和终结 第44页 一笔两面:康有为手稿书写风格中的“传统”与“新变” 第48页 “隶草”、“草隶”辨 第52页 悲苦与逍遥——略论徐渭的交游与书法 第54页 飘渺孤鸿影 第56页 造化的节律:山水画论中的“四时” 第57页 回归笔墨的人物造像 第58页 赵建成人物画辑评 第61页 黄思源其人其书 第68页 搜妙创真 澄怀味象 第74页 父亲的水墨人生 第78页 相由心生——评丛建滋的人物画 第80页 唯君心地有兰竹 自然九畹多清风——谈张晖近期绘画创作 第84页 执着此生无倦意——走进周广胜的艺术世界 第90页 画院兴巴蜀 卅载展新机 第92页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的亮丽展示 第100页 宾虹思想的实践 第102页 要在入人,不为溢辞——评崔树强《习书有法》 第106页